环评考试一年过四科复习心得
大家好,应九品老师和部分环评考友的邀请,我把自己的考试复习心得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,希望对决心通过考试的朋友有所帮助。在这里本人声明,所说观点均是个人见解,本着对广大考友的负责做这次汇报。
首先给大家汇报本人的基本情况:我 17 年第一次考试,没有看书,只通过了导则;18 年没有报班,自己看书,全挂。19 年轮回,四科重新考,加之 19 年大气、地表水、土壤等更新,个人感觉自己看书难以通过考试,就报了九品培训。今年一次过四科,导则 119 分、法规 134 分、技法98 分、案例 82 分。
个人感觉,环评考试的难度确实在逐年增加,出题思路天马行空,以往的重点基本上都被抛弃,这在今年的技法和案例中全部显现出来。那么怎么复习和安排时间呢?我总结出以下几点:
1、首先必须选择一个培训班,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培训班,质量层次不齐,个别机构甚至以虚假通过率打广告招生。这对于我们考友选择培训班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。在此,我希望广大考友多加几个考试群打听打听消息,网上也有许多盗版课件,买来听听,选择一个合适自己学习方法的培训机构,然后报班。为什么一定要报班呢?第一是可以进入复习群,在线答疑,有问题及时解决;第二是大家可以相互督促学习,有这个氛围;第三是课件更新速度快,不存在视频卡顿模糊等质量问题。
2、然后就是个人如何复习的问题。一般来说,都是导则技法法规案例这个顺序。培训机构多数也是这个顺序。第一,导则一定要吃透,这门课的名字其实是两部分,导则+标准。导则是贯穿环评的一条主线,标准是你做环评的参照。这门课通过率很高,基本上不会有考友死在导则上,跟着班学就可以,课本过两遍足以应付考试。第二点,也是很多人咨询的问题,我的技法如何学?技法从17 年开始,难度逐年增加,考过 18 年的就有体会,案例过了,技法挂了!很是崩溃。今年的技法出的题很活,广度深度都有涉及。今年的教材出来也是很晚的,明年教材会不会翻新呢?谁都说不清楚。但是在这里要告诉大家,技法考试超出教材的考点不会超过 15 分,都在教材里,像今年技法的土壤和风险,书本上一共不到 30 页的样子,里面的表格就是 3 分,而且很好记,不需要理解,只要看过必然拿分。
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,不要甩开课本,今年考试的技法教材一定要吃透,看 3 遍以上,像课本中出现的有“第一、第二、例如” 等的文字,都会是考点,而且很容易出多选!课本中的表格,大表肯定不会考,小的表格,行列就三四个的,这种就是多选的潜在考点。第三,也是重点,也是我想和大家多说几句的地方,案例怎么过?为什么有人案例 71 保持不变?案例考试有运气成分在里面,这无可厚非,你选错一道题,就有可能死翘翘了!8选 6,在 3 个小时里, 读题作答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真的有难度。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,案例中生态有生态的套路、污染有污染的方法。这些怎么熟悉呢?就是第一点说的导则和标准要熟记于心。我拿今年的案例来说,大家觉的很难,我考完也觉的很难。但是仔细回想下,今年的生态,固废、土壤、噪声是不是很眼熟啊,但是有可能考场上答不出来不知道怎么组织答案。这就是很多人基础不牢固,没有把书本上的官话转变为自己的知识,导则原文和标准的熟悉,不是说你过几遍了有个眼熟,那只能解决导则和技法的考试,案例是要你自己写出来的,就要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,针对问题头脑里删选出相关的条文。我复习案例,听完直播视频后,自己又看一遍课件,把老师课堂上发散的问题自己写出来,写不出来我再看视频,再写。真题也要做,第一遍抄答案,第二遍自己写,纠错,看看哪一点我为什么没想到,或者想到了为什么语言组织不出来。
这就是在不断的夯实基础,有基础撑着你,考场上你就如鱼得水了。而且案例偏重于实际应用了,这真的有难度。最主要大家要明白,这是一个通过型的考试,不是让你考 100 分,及格就可以了,基础分不丢,其他分尽量拿,这就是最实在的方法。第四,法律,这个没啥说的,一个字背。在这里也给大家提个建议,可以找十几个复习的考友组建一个讨论群,我后期被拉进去一个考试群,我们在里面讨论的东西,案例考了 10 分的样子,技法考了 8 分的样子,群里每天都有新问题,大家查资料互相解答,这个方法很不错,我们 13 个人的群通过了 7 个。
3、再者,就是时间的安排,相信很多考友都对复习时间不足很是头疼,特别是环评从业者,工作忙,时间紧。其实大家想一个问题,你从事环评这个工作,没有证你就是写手,没有证你就没有跳板,这就是现实。时间紧,大家都时间紧,没有人是可以脱产学习的。没有时间是客观事实,但绝不是借口,希望大家认清这个关系。我是 18 年 10 月中下旬报班的,那时已经开班一段时间了,我就补课和新课一起学。从开始学习的那一天起,中午没有回过家,中午下班下楼吃饭,然后就上楼学习,或者一下班就开始学习,点个美团边吃边学。一直到考试前,中午没有睡过一次午觉。下午下班回家吃完饭,就开始听直播,泡杯浓茶或者咖啡,听完直播之后,开始翻看课件当复习。晚上 12 点睡觉都算是早睡,基本上1 点左右才上床休息。没有周六周日,因为小孩子才 1 岁几个月,比较闹,我周末 7 点起床,吃个包子就去办公室,一直到晚上八点学习结束回家。后来为了给我创造学习环境,老父亲千里迢迢把孩子接回老家给我带了 7 个月,我也 7 个月没有再见过孩子。复习的日子里,推掉了所有社交,戒掉了一切爱好,除了工作就是复习!
考证就是这样,不要看简简单单四组成绩,里面的辛酸只有过来人才体会的到。当我查完成绩的时候,我的眼睛都是泪水,我深怕对不起年近60 的老父亲对我的期望,深怕对不起我老婆对我的支持,也深怕对不起无法重来的时光。但当你通过的时候,你才体会到喜悦的泪水其实是甜的!
|